ITU-TNGN2004项目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30
        ITU-T于2001年开始NGN融合通信项目研究,其内部从事NGN融合通信研究的组织主要包括SG13、SGll、SG15、SG16和SG19研究组,它们分别从框架、协议和承载等方面推进NGN融合通信的研究工作。
        在2002年1月的会议上,ITU-T决定启动NGN融合通信的标准化工作,并在第13研究组CSG13)内建立一个新的项目"NGN融合通信2004Project"。该项目与ITU-T已有的GIICG!ob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球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相对应,因为这一时期ITU-T把NGN融合通信看成是GIi的外延和具体实现。GIi项目于1995年启动,至2002年已初步形成了Y系列建议,包括GIi原则与架构、Gil场景设想方法与举例、信息通信结构、互联参考模型,后来又加入了有关IP传送的内容。但在Y系列建议中除了互操作与互通问题没有完备外,网络上如何具体实现的问题更是空白。NGN融合通信2004Project的目标就是要填补这一空白。
1. 研究领域
NGN融合通信2004Project确定了7个研究领域:NGN融合通信的总体框架模型、NGN融合通信的功能体系结构模型、端到端QoS、业务平台、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广泛移动性。在此基础上,NGN融合通信2004Project还对NGN融合通信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
Cl)NGN融合通信的总体框架模型。研究NGN融合通信的通用体系原则,体现NGN融合通信中控制功能与网络资源、业务提供和信息传送等相分离的思想;研究NGN融合通信的网络功能体系模型,实现对NGN融合通信的功能进行有效、清晰的界定。
(2) NGN融合通信的功能体系和协议。重点考虑使用通用的参考模型来标识运营商内和运营商间支持NGN融合通信所需要的通信流程;定义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的功能;定义BICCC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用于中继层面的细节实现;研究、制定和督促协议的标准化、兼容性;研究跨越异构网络以实现端到端业务提供能力、呼叫控制能力和用户移动性支持等。
(3) 端到端的QoS。定义用于语音的端到端QoS等级;研究用千端到端多媒体业务的等级要求及其各媒体成分的QoS等级要求;研究如何使用网络底层的QoS机制获得高层QoS保证;研究运营商间的QoS协商与控制机制等。
(4)业务平台。研究业务要求、业务控制体系及开放业务接口(OSA/API);完善业务互联和用户漫游所需要的业务支撑和保障机制;研究用户可对业务进行定制和客户化的实现机制。
(5)网络管理。定义适用于NGN融合通信要求(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客户管理、计费/账务管理、业务量和路由管理等)的基本网络管理业务和接口;研究新的网络管理体系和网管技术在NGN融合通信中的应用。
(6)网络安全。在NGN融合通信中,由千终端的智能性和网络的开放性,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体系、QoS机制、网络管理、移动性、计费系统以及账务系统的实施和运营。因此,需要重点研究和制定NGN融合通信的安全体系和安全规则,以及开发必要的安全性协议和API接口。
(7)广泛移动性。指当用户采用不同的接入技术时,应按单一客户来处理,允许用户跨越现有网络边界使用和管理他们的业务。对用户移动性的支持具体包括:用户有能力改变接入点或终端特性,作为移动或非移动用户存在;用户可以应用各种接入技术从任何网络接入点接入到网络;用户可以得到连续性的服务和网络应用,这些业务和网络应用可以由不同的业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或第三方提供。对千移动性,还应考虑网络的业务能力以支持个人的移动性、终端的移动性以及它们的组合应用
2. 体系结构
ITU-T在NGN融合通信2004Project研究中,为NGN融合通信勾勒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轮廓。2004年
2 月,ITU-TSG13推出了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草案V3版本,在该草案中,ITU-T提出了
NGN融合通信的定义和NGN融合通信的体系结构。
ITU-T的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型首先构建了业务与传送相分离的网络结构基础,确认了业务的提供与具体传送技术无关,同时定义了下一代网络的业务类型:语音业务、视频业务、数据业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业务类现的划分是基于媒体类型的,虽然3种媒体类型决定了传送层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传送策略,但是这种业务的分类方法并不能体现对业务控制的不同要求。然而,通过将业务与传送分开,为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奠定了基础。
ITU-T的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型将下一代网络划分为2个层次和3个平面:业务层(ServiceLayer)和传送层(TransportLayer),以及用户平面(UserPlane入控制平面(ControlPlane)和管理平面(ManagementPlane)。平面与层次交叉形成完整的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型,并详细定义了各个层次和平面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如图:
ITU-TNGN模型的体系结构
ITU-TNGN融合通信模型的体系结构
基于该体系结构模型,分别在业务层和传送层中定义了业务控制功能、业务管理功能及传送控制功能、传送管理功能,两类功能集分别用千控制业务和控制传送,如下图所示。该模型明确了业务作为独立的子层次的位置。
ITU-TNGN模型中的功能织
ITU-TNGN融合通信模型中的功能织
同时,ITU-T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型详细划分了各个平面内具体的功能实体,制定了各个功能集之间的映射。通过层次/平面划分和功能实体的定义,ITU-T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型完成了对下一代网络基本特征的抽象。
在建议草案《NGN融合通信-FRM》的附录中,ITU-T定义了互通功能集(IWF,InterworkingFunction),规定了下一代网络之间的互通及与其他网络之间互通的方式。同时,根据模型的体系结构,进一步规定了互通功能集的类型:业务互通(ServiceInterworking)和传送互通(TransportInterworking),同时按照业务层和传送层的平面划分进一步分割功能集,如下图所示:
ITU-TNGN模型中的功能织
ITU-TNGN融合通信模型中的功能织
ITU-T的NGN融合通信体系结构模座与概念模型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明确了业务与传送的分离;第二,明确了业务控制与传送控制的分离,业务管理与传送管理的分离;第三,明确了业务控制与传送控制相结合,作为控制层次的核心能力;第四,多层次、多平面的结构划分及细致的讨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ITU-T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虽然构建了网络互通的功能结构,但是并没有指明下一代网络内部的功能实体之间如何组成一个网络,因此没有明确网络组网的结构。同时,该结构模邸虽然指出了业务层的分离,业务作为业务控制的对象应该独立出来进行讨论,并指出需要分析业务能力与业务特征,但体系结构中的业务划分还不够具体,目前还仅限于以传送能力为基础的业务划分:语音、视频、数据,这种业务的划分还不能完整表征业务需求对业务控制和传送控制的要求。

下一篇

SBC是什么-企业为什么需要SB以及应用场景

通信百科

SBC是什么-企业为什么需要SB以及应用场景

sbc一种NAT穿透的方式。SBC可确保VoIP 安全,又可提供媒体代理服务器的套件。SBC架构于IMS网络之上,可作为IMS网络的SIP和RTSP的 Proxy Server,所有的SIP与RTSP讯息都会透过SBC来处理,SBC更具备N... ...

相关内容

室内对讲机(类型、安装及注意事项)

室内对讲机(类型、安装及注意事项)

室内对讲机是一种非常方便的通讯工具,它可以让人们在不同房间之间进行交流。它们通常......

通信系统集成

2023-10-24

外呼系统怎么安装(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外呼系统怎么安装(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外呼系统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通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客户联系,并提高......

通信系统集成

2023-10-18

电梯三方对讲(有哪些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如何安装维护)

电梯三方对讲(有哪些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如何安装维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也随之普......

通信系统集成

2023-10-17